时常感到心悸、心脏“偷停”?频发性室性早搏困扰生活。沈红权医生从中医“心主血脉,阴阳失调”理论出发,解析早搏常见证型与调理方法,助你安稳护心。
核心病因与分型
- 心虚胆怯型:心悸易惊、多梦易醒,稍受惊吓早搏加重,舌淡苔薄。多因心气不足,心神失养,胆气怯弱。
- 气阴两虚型:心悸气短、神疲乏力,伴口干咽燥,舌红少苔。常因久病耗气伤阴,心脉失于濡润。
- 痰火扰心型:心悸时发、胸闷烦躁,伴口苦、舌苔黄腻。多因饮食不节,痰湿内生,郁而化火,扰动心神。
分证调理方案
心虚胆怯:
茶饮:桂圆肉10g、茯神10g煮水代茶,补益心气、安神定悸,每日频饮。
穴位:按揉内关穴(腕横纹上2寸)、神门穴(腕横纹尺侧端),每日3次,每次2 - 3分钟,宁心安神。
气阴两虚:
食疗:西洋参6g、麦冬10g、五味子6g泡茶,益气养阴;日常可食用山药莲子粥,健脾养心。
生活:避免过度劳累,保证8小时睡眠,减少耗气伤阴。
痰火扰心:
饮食:多吃冬瓜、苦瓜等清热化痰食物,忌辛辣油腻;用陈皮、荷叶煮水,祛湿化痰。
按摩:按揉丰隆穴(小腿外侧)、劳宫穴(掌心),每日2次,清泻痰火。
日常护心要点
1. 情绪管理:保持心情舒畅,避免焦虑、紧张,可通过冥想、瑜伽等缓解压力。
2. 饮食禁忌:戒烟限酒,少喝咖啡、浓茶等刺激性饮品;三餐定时,避免过饱增加心脏负担。
3. 运动建议:选择太极拳、散步等温和运动,避免剧烈运动;运动时注意监测心率,不适即停。
预警信号
若出现持续胸痛、呼吸困难、头晕黑矇,或早搏频繁发作影响日常生活,需立即就医!长期频发早搏可能引发心律失常,早干预可改善心脏功能。
频发性室性早搏推荐中医:沈红权
沈红权,目前担任上海市中医药学会瘿病分会主任委员,上海市中医药学会膏方分会副主任委员,上海市中医药学会心病分会副主任委员,中华医学会治未病分会常务委员。获得上海市卫生局科技成果奖3项、国家专利局授权专利3项、“上海市发明银奖”市局级科研课题5项等;获上海市十佳“最美中医”、“上海市职工科技创新标兵”等称号。
擅长领域:
心脑血管、消化、内分泌、呼吸等系统疑难疾病,尤其对频发性室性早搏、非酒精性脂肪肝、慢性结肠炎、桥本甲状腺炎、肺小结节病、月经不调、耳鸣、蛋白尿、久咳、更年期综合征,有独特临床疗效。
出诊信息
出诊机构:
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普陀医院(医保定点单位)
上海中医药大学协爱和安门诊(医保定点单位)
预约看诊攻略:
1.只需轻点“→预约看诊沈红权”,即可一键进入中医挂号页面完成预约挂号,方便快捷
2.点击下图也可进入中医挂号页面完成预约挂号
微信扫码关注公众号